手机版
1 1 1

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

索研文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毛泽东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调查研究的经典文献。90年前,毛泽东在江西寻乌开展社会调查,形成了《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两篇经典文章。今天,重温这两篇经典著作,学习毛泽东开展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对于我们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提高新时代调查研究能力,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一、寻乌调查是调查研究的经典范例

  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在一段时间内依然盲目执行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的指示,照搬照抄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党内普遍存在“左”倾教条主义思想,“左”倾领导者顽固坚持城市中心论,盲目调动红军攻打大城市,不切实际地幻想实现革命在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以致刚刚恢复元气的革命力量又遭受严重损失。土地革命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并在此停留了一个月左右时间。毛泽东针对上述问题,在寻乌地区进行了一次规模大、覆盖面广、十分深入的社会调查,形成了著名的《寻乌调查》。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进行了深入思考总结,撰写了《调查工作》(后改名《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寻乌调查,为解决当时中国革命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是调查研究的一个优秀范本,是我们党开展调查研究的经典之作,对于我们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是注重亲力亲为,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在寻乌调查中,从拟定纲目、召开调查会,到实地走访、分析思考,再到撰写报告,毛泽东都亲力亲为。他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和农民一起劳动,同时进行访问式调查。他虚心请教,拉近了同群众之间的距离,当地人对他畅所欲言,使他成功获得了对农民、农村和中国社会的全面正确认识。他亲自记笔记,形成了几十万字的调查笔录。在调查研究中,毛泽东体现了事必躬亲的调查作风和拜人民为师、一心为民的宗旨情怀,是我们的楷模和典范。

  二是准确把握时代问题,科学选取调研样本。毛泽东开展寻乌调查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深入了解土地分配中的各种情况,作为制定针对农村不同阶级的政策、路线的依据;二是进一步了解城镇问题,作为制定争取城市贫民群众的策略的依据。针对这样的目标,他选取了寻乌县这个最佳样本:一方面,寻乌县地处赣南,东接福建,南连广东,与南昌等政治中心区域较远,具备南方农村经济、政治的一般特点;另一方面,寻乌还是客家人比较集中的地区,在土地革命过程中显现出复杂的社情民情。所以,到了寻乌城,也就找到了“能充足地供给材料的人”。找准问题,找对调查样本,基本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三是细致深入开展调查,全面掌握真实情况。寻乌调查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将农村和城镇都纳入了调查范围,除了土地问题,还对当地的政治制度沿革、交通、商业、手工业等情况一一展现,对工商业发展、工业人员的生存状态等也作了一系列社会史的调查和描绘。比如,在记载当地物流状况时,除了货物的名目、特点、出自何时何地、销往何方等基本信息外,还记载了不同时期该货物品种、销量、销售对象的变化,以及经营该货物商家的店号、店主信息、资本状况、经营范围与经营方式等,甚至还有店主的家庭、起家历史等内容。毛泽东这次调查历时20多天,却让人感觉如同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文中精确而完整的社会白描,使90年前的历史画卷清晰地再现在我们面前。

  四是善于总结提炼,实现具体到抽象的理论升华。毛泽东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了富农问题,提出“抽肥补瘦”的土地分配方案,为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提供了实际依据;进一步弄清了城市商业状况,明确了城市和乡村的关系,为深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提供了重要支撑;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深入剖析寻乌城的人口构成,清晰把握了当地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情况,对农村社会变革中一系列问题得出了正确认识。毛泽东将调查的切身体会和深刻思考,升华写成《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系统论述了调查研究的原理、对象、目的、方法以及调查的技术,首次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

  二、我们党是靠调查研究一路走过来的

  近百年来,我们党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十分重要的工作方法,运用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方面,推动了事业不断发展。毛泽东一生都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形成了具有鲜明个人特点的调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我们党开展调查研究作出了榜样,指明了方向。毛泽东很早就认识到,要在中国进行革命斗争,就必须把握中国的国情。1925年,他通过调查发现农村贫富悬殊,有雇农、贫农、中农、地主之分,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打下基础。1927年,毛泽东深入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县农村开展了32天实地考察,形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初步提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思想。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和中期,为解决土地问题,毛泽东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研究活动,形成了《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等一系列调研报告,为我们党制定土地革命时期的路线和农村阶级政策提供了有力根据。1937年,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矛盾论》两篇哲学专著,全面阐述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使调查研究理论置于坚实的哲学基础之上。延安整风前后,毛泽东亲自整理了经过长征保存下来的调查材料,编为《农村调查》一书,作了《关于农村调查》讲话。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怎样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一崭新课题,毛泽东多次号召全党,要继续保持和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20世纪50年末60年代初,为纠正我国农村工作和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毛泽东亲自组织和领导了几个调查组到河北、山东、广东、湖南等地农村调查,并向全党重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要贯彻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国民经济的调整、制定其他各项工作的方针政策提供了客观依据。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调查研究优良传统。邓小平强调:“拿事实来说话”,“让事实来回答”,“善于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研究群众的情况经验和意见”。江泽民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加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胡锦涛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构建和谐社会要加强调查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出台中央八项规定,首先就强调要“改进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谋新开篇上,首次出京调研选择广东,向全世界宣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在顶层谋划上,深入京津冀调研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设立雄安新区;赴江苏调研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赴重庆调研提出新发展理念,考察长江沿线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思想。为了践行“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从高原到丘陵,从红土地到黄土地,从“贫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到白雪覆盖的四川大凉山深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脚印。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深入阐释了调查研究的意义、内涵、要求、方法等,形成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思想,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理论。

  可以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积极依靠群众,坚持独立自主,深刻总结得出正确的指导思想、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在重大历史时刻能够做出正确抉择,不断推动革命建设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正确道路前进,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调查研究。

  三、切实提高新时代调查研究能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如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历史告诉我们,调查研究依然是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传家宝”“金钥匙”。然而,不少党员干部或者不重视调查研究,将调查研究当作工作中的可有可无“附加题”,关起门来作决策;或者热衷“做秀”式调查研究,大张旗鼓、轰轰烈烈地走马观花,躲着群众走,绕开问题看;或者“被调研”,虽然走出去、沉下去,但落入预设好的调研套路,看到的都是事先彩排、“精心雕琢”的“盆景”;或者不会做调查研究,看得见现象本身却看不到现象之间的联系,看重问题表面却忽视潜藏的内在矛盾,对潜在风险毫无警惕,对发展趋势难以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要经常化。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得自矜、以偏概全。”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毛泽东寻乌调查“深入、唯实”的好传统好方法,切实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一是调研要深入。寻乌调查时,毛泽东全身心投入,亲自深入实际调查,掌握了第一手鲜活的社会实际情况,搞清楚了当时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应坚持“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坚持用90%的时间搞调研、10%的时间作决策。要“迈开两脚”,“到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吃同一口锅的饭,“甘当小学生”,向“可敬爱的先生”学习请教,和人民群众做知心朋友,“拼着精力把一个地方研究透彻”,特别是要找真正了解情况又通过交心谈心愿意仔细介绍情况的同志,这样才能真正摸清情况、获得真实认知,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二是问题要找准。毛泽东指出:“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我们有的地方和部门一些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一个重要原因是情况吃得不透,病根找得不准。做好新时代的调查研究,就要像毛泽东那样奔着问题调查、带着问题研究,尽力掌握调研的主动权,有“规定路线”,更要有“自选动作”,避免“被调研”现象。要选择工作做得好的,更要选择问题多、群众意见大的地方,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特别多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调查研究,尤其要主动调研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使各项决策部署能够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反映民情,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找到问题的症结,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三是方法要得当。毛泽东指出,调查研究要开调查会、要调查能深切明了社会经济情况的人、要依调查人的情况决定调查人数、要定调查纲目、要亲身出马、要深入、要自己做记录,等等。当前,要做好调查研究,一方面,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行之有效的传统方式办法,综合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和精准思维,既要从宏观上做好调研设计,也要在微观上学会解剖“麻雀”。另一方面,要适应新技术发展,用好网络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大数据调查等方法,善于从海量信息中发现内在逻辑关系,从个别偶然事件中探究宏观发展规律等,切实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和科学性。

  四是研究要升华。寻乌调查后,毛泽东写成的《反对本本主义》,是对调查研究的理论总结和哲学升华。我们进行调查研究,一方面,对调研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情况,要认真研究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要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要更深入地听取意见,完善后再付诸实施;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要及时跟踪评估,视情况调整优化。另一方面,要善于总结,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进行深入理性思考,透过“小现象”发现“大道理”,努力探究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努力增强调查研究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