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发挥党建引领优势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王成兵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来源:《党建研究》2021年第4期

  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必须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求,以深化城市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探索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有效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县级城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一段时间以来,赣州市城区社区工作实践中存在职责不聚焦、方法不对路等问题,难以适应城市发展、基层治理服务的需要。2019年以来,赣州市抓住机构改革契机,在全省率先整体完成县级城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在16个未设立街道的县(市、区)全面设立城市社区党工委、管委会,对社区实行专职管理。通过深化县级城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有效增强了县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系的关键一环,构建起“县(市、区)委—社区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县(市、区)从工作职能、内设机构、工作机制等方面,加强社区党工委、管委会建设。职能定位同步对标,明确社区党工委、管委会履行党的建设、指导社区自治、社会综合治理、社区服务等职责;机构设置同步对接,在社区党工委、管委会机关中设置综合办公室、基层党建办公室、社区事务管理办公室、社区综合治理办公室,以及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机制同步衔接,探索建立健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统筹共建机制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实现社区工作有专门机构管、专门力量抓。

  二、落实赋权扩能减负增效要求,提升街道社区治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赣州市按照做强街道、做实社区的要求,在赋权扩能上做“加法”,在松绑减负上做“减法”,有力破解了制约社区发挥作用的突出问题,推动社区工作重心向抓基层治理转变。一是聚焦主责主业抓扩能。围绕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主责主业,统一设置街道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实行街道对区级部门派驻机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办事机构由“向上对口”向“向下服务”转变,数量减少70%以上。二是聚焦上下协同抓赋权。在章贡区开展试点,探索赋予街道对需多个部门协同解决事项的协调权和督办权。2019年以来,该区街道协调市区职能部门,解决城市管理难题4867件,办结率达99.15%。会昌县赋予社区党组织对业委会组建人选的建议权和资格审查权,以及对物业公司的监督管理权。三是聚焦提质增效抓减负。出台减轻社区负担实施意见,建立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任务,清理规范各类责任状和考核评比事项135项。四是聚焦骨干力量抓优化。出台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把社区工作者纳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持续提高待遇报酬。加大从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定向考录、招聘力度。

  三、发挥城市党建整体效应,凝聚基层治理整体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完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赣州市在基层治理中,坚持把党建工作“做进去”、把治理资源“带起来”,为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强化党组织引领社区治理力量。制定城市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社区组织体系架构图和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全市93个社区党组织调整了组织设置、优化了治理单元,266个城市社区统一设置了公共服务、专题服务、协商议事功能区,明确了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重点工作任务。二是用好单位行业治理力量。全面推行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社区与单位结对共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机制,推动街道社区党建、机关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全市1000多名驻区单位、共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副书记、委员,16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266个社区结对共建,12.7万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三是激活新兴领域治理力量。着力推进“两个覆盖”,城区内5149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409个社会组织、192个商务楼宇和商圈市场,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四是凝聚基层群众治理力量。推行党组织领导,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共同参与的“1+3”社区治理模式。在社区网格内组建530个功能型党组织,依托194个物业企业联建党组织,织密社区治理网络。

  四、紧扣群众服务需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改革创新,完善基层治理,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建设,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赣州市把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打造服务阵地。在市、县、街道建设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审批服务事项集中进驻,做到“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对就业、社保、医保、社会救助等群众关注的重点事项,推广“只跑一次”做法。二是创新服务方式。推进社区便民服务站和网上服务站点全覆盖,建立“赣服通”赣州分厅,开通“赣州通”APP,上线317项公共便民服务事项、515项政务服务事项。三是健全服务机制。建立“多渠道收集、平台分转、部门领办”工作机制,通过市级媒体收集群众诉求,统一梳理、及时分转,职能部门按要求限时办结,及时公开问题及办理结果,主动接受监督评价。

(作者为中共江西省赣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