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深化社区党建共建 创新城市基层治理

王琴英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来源:《党建研究》2021年第5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因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导致的社区功能随意化、资源分散化、政策碎片化等问题,浙江省绍兴市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以党建优势基础为依托,通过自发自愿签订互惠“契约”的方式,广泛发动社区内各类主体有序参与到社区共建中,有效融合机关部门组织优势、非公有制企业资源优势、社会组织参与优势、党员及社会人士个人优势,形成系统建设、整体治理,平等互动、问题共解,过程可控、成果可期的运转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逐步构建起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和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

  一、破题之举

  2008年,绍兴市率先在越城区开展“契约化”共建试点,发动机关部门、党员与社区结对,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随后,这项制度在全市推广实施。2010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绍兴市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制度作出批示肯定。按照这一重要批示精神,绍兴市不断丰富和发展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的内涵与外延,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途径。

  “一纸契约”扩大社区朋友圈。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强大的组织力,以“契约”为纽带,把社区内各类分散主体集聚起来。有机融合机关单位,建立机关部门(单位)捆绑式挂联重点社区和领导干部联系社区机制,推动4500余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广泛参与共建。拓宽覆盖多元主体,注重把党的组织和工作无空白、无遗漏地推进到城市新兴领域、各类组织中去,重点打造楼宇商圈“党建联盟”、文创“红色矩阵”党建集群,一批党建联盟成为共建重要组成部分。延伸链接“个体终端”,探索推行“人人契约”,发挥7.7万余名在职党员干部“两地报到、双岗服务”作用,示范引领各类力量参与共建。

  “两套流程”推动共建规范化。在梳理制定谈约、签约、亮约、履约、评约“五约”工作标准的基础上,探索完善线上线下两套操作流程。在线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开展全覆盖走访摸排、牵线搭桥,并组织亮约、评约,督促共建双方履行职责义务;在线上,创新开发“共建有约”小程序,在线发布需求、抢单签约、反馈进度,实现共建成果云上共享、线上互评,并利用积分管理模式,有效提高参与主动性、积极性。截至目前,已线上发布社区契约共建活动1898次,履约党员12411人次,有效带动2500余名群众参与。

  “三张清单”提高共建匹配度。精准聚焦“契约”双方融合点,坚持要素共享、能力互补、发展共赢,系统制定资源、服务、项目“三张清单”。引导各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整合资源,梳理出活动场地、公益资金、医疗卫生等4大类15组资源清单;注重服务供给,指导各类主体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已累计列出516项服务项目,形成服务清单;重点围绕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呼声强烈的热点问题,因地制宜确定项目清单,实现共建内容从居民需求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拓展。

  “四项机制”保障共建实效性。及时总结提炼、固化经验做法,打好建章立制组合拳。鼓励各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吸纳300余名兼职委员,明确共建责任,建立权责明晰的组织运行机制;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和成员单位会议,建立双向联动的沟通协调机制;突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原则,实行共建项目由群众来提、让群众来评的监督评价机制;将共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范畴,定期评选表彰共建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建立奖罚分明的激励保障机制,推动“契约化”共建常态长效、有力有序。

  二、迭代升级

  新形势新任务,绍兴市进一步探索完善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制度,及时出台关于全面深化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率先打造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区的若干举措,全面打造“契约化”共建2.0版,着力构建一核引领、四化推进、互联互动的城市基层党建新生态,引领、撬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迭代升级。

  一体化形成城市党建制度新体系。紧紧依托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这一核心制度,坚持系统理念、系统方法,把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与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自治统筹起来谋划,把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与党建引领驻区单位融合共建统筹起来落实,把提升“契约化”共建实效与回应居民需求、推动社区发展统筹起来考评,推动“契约化”共建由单项性制度创新向系统性制度体系跃迁,打造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建设、发展的有效模式。

  集成化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系统实施支部建在小区上,全域推行“红色物业”建设,探索建立区域大党委,广泛开展流动党员、“隐形党员”就近就便过组织生活等一系列行动,进一步激活各类主体,全面打造社区党建共同体。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加快形成区域大党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道党小组的四级组织架构,逐步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不断汇聚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

  智慧化探求党建引领发展新路径。深化推进整体智治,做好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与智慧社区、未来社区建设融合文章,以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为支撑,加速城市、街道、社区、小区四级联动共建。结合数字化改革,继续开发完善各类APP、小程序等,拓展共建渠道和共建场景,进一步打破社区边界,扩大共建范围。全面提升智建水平,推动居民需求线上汇集,实事项目在线发包,让更多共建成果在民生服务和社区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

  标准化打造城市党建工作新样板。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基本制度和阵地规范化建设,优化完善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流程,形成党建引领下,便于各类主体理解、参与和操作的流程范式。着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建立健全城市基层党建互动交流机制,定期举办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论坛和评比展示活动,交流创新探索与经验做法,丰富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内涵外延,持续擦亮绍兴城市基层党建“金名片”。

  三、几点启示

  绍兴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一以贯之深化完善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制度,让这项制度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成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创新和生动实践。

  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了系统建设、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解决了条块分割、单打独斗的问题。社区内各类组织“条”“块”结构相对封闭,社区在动员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发展、治理时,存在“各吹各号、各唱各调”的现象。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一体推进、整体建设,创新构建四级组织架构,有效衔接整合各个单位、组织、个人,实现对社区资源、要素、职能的再整合、再配置、再优化,推动各级党组织分工合理、运转高效,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党建格局。

  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建立了互联互通、有效互动的运转体系,解决了联系不够、互动不强的问题。社区内各单位、组织虽然离得很近,但往往缺少有效的沟通协商机制和平台。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建立沟通的“路”和“桥”,通过共同过组织生活、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搭建起多元主体平等沟通、互动交流的平台,推动社区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联系松散走向互融共生。特别是通过“红色物业”建设,强化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间的沟通联系,让三者在社区基层自治中的基础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以共赢为愿景,激发了主动参与、互惠互利的内生动力,解决了一厢情愿、难以长久的问题。近年来,各地都在尝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为社区聚力、赋能、增效,但部分驻区单位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以利益和需求为纽带,通过全覆盖走访、清单式管理、精准化匹配、数字化牵引,按照你情我愿、双向互利原则,更加注重让驻区单位在共建中解决问题、满足需求、得到实惠,实现了互利共赢,激发了内生动力,推动共建对象从老死不相往来变成谁也离不开谁。

  以项目为依托,打开了社区党建与治理、服务的融合通道,解决了基层党建和治理“两张皮”问题。就党建抓党建、就治理抓治理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部分社区党组织在党建引领资源整合、服务民生、推动中心工作等方面作用发挥不明显。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以“党建+”理念,利用数字化手段,充分了解居民生活需求和社区发展需要,把社区治理、服务工作转化为共建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形成党建共促、治理共赢、发展共享的生动局面,既提升了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更推进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机制为保障,形成了过程可控、成果可期的有效约束,解决了制度创新一阵风的问题。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基层治理过程中,各地不乏一些好制度、好做法,但容易出现走过场现象,最终沦为一阵风。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以源远流长的契约精神为切入点,以不断完善的“五约流程”与“四项机制”为支撑点,实现了“柔性”制度的“刚性”跨越,提高了制度执行的实效性。与此同时,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又为“契约化”共建制度的更新完善、迭代深化打开了升级通道,让其拥有了长久的生命力,在新时代释放新的价值。

  (作者为中共浙江省绍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