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健全激励保护机制 促进干部担当作为

徐仲仪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来源:《党建研究》2021年第2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组织敢于担当,干部才会有底气,要求党组织对干部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浙江省湖州市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组织担当促进干部担当,建立健全崇尚实干、鼓励担当、加油鼓劲的激励保护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在加快高质量赶超发展、建设“重要窗口”示范样本中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

  一、坚持尽职担当的价值取向,让优化权责与考核促动协同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激励干部担当尽责,既要树好考核风向标、考出“干得怎么样”,又要划定权责边界、明确“应该干什么”。

  注重考核考评差异化。考核指挥棒怎么指、往哪里指,引领着干部奔跑的方向。当前干部考核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单一化、粗线条的问题,对成绩如何明确,是班子的还是个人的,是前任的还是现任的,是潜绩还是显绩,有时难以准确区分。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精准分类考核,差异化设置考核内容和测评体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瞄准各项工作在全省“保五争三拼第一”目标,深化推行区县领导班子绿色政绩考核,健全绿色GDP核算体系,全面取消对生态功能型乡镇工业经济考核。将市级部门划分为党群综合、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政法执法、垂直管理等五大类,推行领导班子实绩导向型考核,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考核,察实绩、传压力、激动力。

  强化干好干坏不一样。坚持考用结合、赏罚分明,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薪酬分配、评先评优的硬指标,不搞平衡照顾、轮流坐庄,真正让干得好的有劲头更有奔头。每季度开展“低效能”机关评议,由市领导约谈排名后三位的部门负责人,在年度考核中划分三个档次,拉大考核奖励级差。加大从优秀村社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力度。

  推动权能权责相匹配。有责无权、有事难管、责大于权是困扰基层干部担当尽责的一大瓶颈。在制度设计上明责松绑,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进一步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权责边界,明晰县乡属地管理责任清单,防止责任转嫁、层层加码。在资源分配上放权赋能,完善“基层治理四平台”运行管理,杜绝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形放实不放等“套路式”赋权。南太湖新区探索推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体制,以见章跟章方式将市直部门1904项事权最大限度下放,对基层暂无能力承接的58项职权,再返还给上级部门托底,确保基层接得住、用得好。

  二、坚持实干担当的用人导向,让有为者上与无为者下协同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用好一个人能激励一大片。牢固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让吃苦的吃香、埋头的出头、实干的实惠。

  近距离透视甄别。不细观则不能明识。为干部精准“画像”,既要戴上“望远镜”,还要用好“显微镜”,做到“走中看、谈中识、研中判、比中选”。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细化政治表现5项正面情形和10项反面情形,考准考实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逐一走访所有市直部门和区县,同所有班子成员和优秀年轻干部面谈,并与领导班子综合分析研判、干部实绩考核、实地调研等相互印证,分清谁在担当谁在干、谁在敷衍谁在看。大事难事显担当,特别要注重在打好“两战”、加快长三角一体化、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看干部是否勇于涉险滩、破坚冰、攻堡垒。

  全方位综合比选。对不同区县不同部门推荐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底谁更优秀较难把握,有时往往只看岗位、看年龄、看学历、看经历来比较。为此,我们突出事业为上、以事择人,深入开展“提素质、强比拼、促担当”干部绩效比拼行动,搭建区县“互看互学互比”、市直部门“百姓考场——局长面对面”、乡镇书记工作交流会等擂台,在“赛马场”上选“千里马”。创新开展优秀年轻干部分类综合面谈比选,既坐在屋里谈,又深入实地看,分党务群团、经济管理、基础建设等八大类别,让专业相近、领域相通的年轻干部同台打擂,一大批拔尖干部脱颖而出。

  动真格以“下”促干。能上能下难在下,下不是目的,关键是以下倒逼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对担当不够、工作失责失察者,工作不适应、人岗不相适者,为官不为、激情衰退者,团结不力、影响事业发展者,坚决做到不换思想不换状态就换人。持续深入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明确20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具体情形,细化为官不为负面清单,近两年全市共调整320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着力破除机关“中梗阻”、打通基层“断头路”,对不担当不尽责的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结合跨部门跨区域干部集中交流,专门创设“不胜任干部池”,实行回炉再造;对不称职村社干部,实行为期6个月“歇职教育”,教育整转不到位的予以组织处理。

  三、坚持敢于担当的目标方向,让精准问责与大胆容错协同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问责与容错是推动干部担当作为的“双引擎”,该问责就要精准问责,该容错就要大胆容错,让干部流汗不流泪、辛苦心不苦。

  防止问责泛化。经常把问责挂在嘴上,一失误就打板子,容易导致一些干部诚惶诚恐、畏首畏尾,患上“问责恐惧症”。坚持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对同一问题不重复函询、多头函询,对线索不清、明显失实或已有结论的,组织研判后可直接了结,减轻干部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特别是要防止加码式、翻账式、背锅式等错误问责,避免“领头羊”变成替罪羊。同时,对被问责干部不能一棍子打死,应及时帮助他们打开心结、重燃激情。南浔区一位副镇长受处分后,一度情绪消沉,组织上及时与其谈心帮教,他逐渐放下包袱又干出了好业绩,被提拔为区属单位正职。

  落细容错机制。改革创新难免会出现失误,应给敢闯敢冒的干部吃下“定心丸”。针对容错纠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边界把握难、尺度拿不准、容纠易脱节等问题,把“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细化具体化,推行“1+X”容错纠错机制,划清“可容”与“不容”界限,明确22种具体适用情形。创建容错纠错裁定委员会,由组织部门牵头,纪检监察、政法、信访、公安、司法、审计等单位组成,先后对50余名干部予以容错认定。落实容错纠错,也不能一容了之、容而不纠,既要事后补救,更要注重事前预防,防止容错免责成为干部违纪违法的挡箭牌。

  及时澄清正名。从现实情况来看,被诬告者不少是敢抓敢管得罪人的,诬告不仅挫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会影响破坏良好政治生态。健全完善诬告澄清正名机制,综合运用召开会议、发放正名通知书、发布公告等形式,先后为225名被误读、被“污名化”干部澄清正名,让干部心无旁骛干事创业。对造谣中伤、恶意诽谤、诬告陷害的行为,依纪依法严肃查处。

  四、坚持激情担当的实践指向,让加油鼓劲与纾压减负协同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关心关爱干部,多为干部办实事、办好事。在念好“紧箍咒”的同时,更要从干部实际需求和切身感受出发,打好暖心关爱组合拳,真正使组织温暖如影随形,让干部如沐春风。

  用好暖心政策。组织多关注干部的“关键小事”,多一些温暖、温情、温馨,干部就能更加顺心地担当干事。全面落实提高乡镇干部经济待遇政策,积极改善基层办公条件,加大财政对乡镇小食堂、小宿舍、小浴室、小休闲吧、小文体活动室“新五小”建设支持力度,保障干部带薪年休假、疗休养、加班补休补助等权益,不断提升干部获得感幸福感。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阶段,及时推出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干部“暖心十条”,为干部纾压加劲。坚决向冗事杂务开刀,严格执行村社事项准入制度,从源头上遏制“七多”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隐形变异,切实把干部从无谓事务中解放出来。

  树好先进标杆。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常态化开展“最美公务员”“担当作为好干部”“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兴村(治社)导师”等推选活动,大张旗鼓进行表彰宣传,使选树宣传的过程成为营造担当氛围、激发干事动力的过程。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全市先后通报表扬83个市级先进集体和902名优秀个人,有力激发广大干部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为帮助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坚持15年深化推行“导师帮带制”,每年选树一批“金牌导师”,帮出真本领、带出好作风,推动担当精神薪火相传。

  护好心灵港湾。适度的压力是必须的,但有的干部承压过大,超负荷工作。建立健全干部担当负重的压力调节机制,常态化开展“向组织说说心里话”活动,对职务有变动、思想有波动、家庭有变故、群众有反映、本人有困难的干部,做到必须谈、及时谈。把心理健康纳入干部健康体检,建好用好干部心理健康关爱中心,对心理压力过大的干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对确实扛不住的干部,也应及时调整、妥善安排。

  (作者为中共浙江省湖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