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新时代党领导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遵循

徐晓明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来源:《党建研究》2021年第9期

  消除绝对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对全体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战略新决策新部署,探索出精准脱贫科学实践方法,铸造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决胜脱贫攻坚的根本保障

  消除贫困、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贫困问题的新特征和贫困治理的深层次矛盾,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提出“六个精准”的扶贫举措,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国脱贫攻坚成就举世瞩目,根本上靠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靠的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这些基于中国国情的脱贫攻坚经验和探索,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

  只有坚持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才能确保扶贫路上一个不会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主旨演讲中向全世界宣布,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坚定地说,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在内蒙古调研时指出,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在江西视察时要求,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只有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坚持全国一盘棋,全面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建立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体制,丰富并完善各项脱贫工作方法、政策、机制,搭建起贫困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党中央负责全面统筹制定扶贫开发大政方针,做好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考核评价、总体运筹等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强化领导责任,构建起省级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抓好目标确定、项目落地、资金投放、组织动员、监督考核等工作,形成上下联动、运筹帷幄、统一协调的脱贫攻坚工作大局。

  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是确保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组织保障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根据贫困村实际需要,科学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党组织负责人一起抓扶贫的领导责任体制。在乡镇层面,着力选好贫困乡镇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在村级层面,注重选派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到村工作;在经费方面,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保障必要开支;在协作方面,探索党组织结对共建,为贫困村输入新资源、新血液。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基层干部在宣讲扶贫政策、整合扶贫资源、分配扶贫资金、推动扶贫项目落实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到脱贫攻坚的一线、深入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热实践中,经受了考验,磨炼了党性,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进了群众感情,增强了干事创业的本领能力。

  坚持构建“大扶贫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干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实践中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鼓励、支持、帮助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号召各级工商联踊跃投身“万企帮万村”等精准扶贫行动中去。

  三、创新党领导精准脱贫工作方法和政策体系是确保“脱真贫、真脱贫”的实践保障

  实施精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农村贫困地区能否实现“脱真贫、真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了7次专题会议,每次围绕一个主题,提出工作指导和要求。在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短板、强化弱项,集中优势力量解决突出问题、攻关难点问题,构建了一整套脱贫攻坚工作实践方法和政策体系,确保如期决胜脱贫攻坚、保质保量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战。

  脱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先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实践难题。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科学回答并有效破解了脱贫攻坚战中的一系列难题。通过实行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行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发出了脱贫攻坚的最强音。“脱真贫”是整个脱贫工作基础,需要准确识别那些真正需要扶助的贫困人口,实践工作中探索出“建档立卡”,成为精准识贫的重要工作方法。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建档立卡使我国贫困数据第一次实现了到村、到户、到人,为党中央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实行最严格考核制度和保证脱贫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让老区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这些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总书记对贫困群众的牵挂和关怀,是总书记多年来深入贫困地区考察走访、践行群众路线的深刻总结。多年来,他翻山越岭,来到脱贫攻坚第一线,了解困难群众的物质所需、精神所想与未来所盼。从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到贵州遵义花茂村,从四川凉山三河村和火普村,再到云南腾冲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实地走访,从“让老区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的庄严承诺,到发出“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总动员,都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工作的殷切期盼和全面部署。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萎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扶贫杜绝“养懒汉”,防范“等靠要”被动消极扶贫。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准脱贫重点在于从“被动输血”向“主动造血”的转变。脱贫致富,不仅要富口袋,更重要的是富脑袋。摆脱贫困需要不畏艰难困苦的气魄,更需要智慧、能力,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实现精神和物质同步脱贫。

  四、强化党的作风建设是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的政治保障

  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扶贫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不能蜻蜓点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神龙见首不见尾。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要以扎实的作风,投入真情真心,认真调查研究,拿出好办法,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搞运动、一阵风,要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决不搞花拳绣腿、不搞繁文缛节、不摆花架子,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严格实施考核评估。针对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甚至腐败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面对最后的硬骨头,必须一鼓作气、马不停蹄向前推进。脱贫工作中严格实施考核评估,而且是敢于较真碰硬“督”,坚持年度脱贫攻坚报告督查制度,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蒙混过关、降低标准、自欺欺人的坚决严肃问责,既防止了大包大揽式错误的政绩观,又杜绝了“填表脱贫”“数字脱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

  坚持“四个不摘”。脱贫实践探索中,贫困县的摘帽只是全国脱贫攻坚战的局部胜利,不是脱贫攻坚的终点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只有坚持“四个不摘”,才是做好脱贫不返贫工作的“棋后招”。这既是贫困群众的实际需要,更是当地政府和扶贫干部的应有担当。数百万扶贫干部苦干实干,与脱贫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面对面与困难群众聊家常、算细账,一步一个脚印地形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脱贫攻坚胜利成果。

  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起点。确保脱贫不返贫、致富奔小康,既是广大贫困户的强烈心声,更是我们党长期的使命责任。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性目标完成后,并不意味着我国消除贫困事业的终结,而是标志着贫困治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好脱贫攻坚胜利成果,避免少数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返贫致贫风险;另一方面,需要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改善相对贫困,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快实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2035年远景目标。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