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加强人力资本开发 为乡村振兴开新局打造坚强人才队伍

中共贵州省遵义市委组织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来源:《党建研究》2022年第8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贵州时作出“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重要指示。近年来,遵义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关于遵义乡村振兴要在全省走前列、作表率的具体要求,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首要位置,于2020年2月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和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乡村振兴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双培养”工程),努力用三年时间培养一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带领群众发展的村级组织领军人才队伍,为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一、实施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提升牵引力

  强化选准一个人、带好一班人、振兴一个村理念,通过培育一批政治过硬、活力迸发、示范性强的优秀青年村干部,着力解决村级组织“头雁”不强问题。

  一是三级联审选准人。坚持“思想有高度、带富有路子、治理有方法、群众有口碑、发展有潜力”标准,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层层推荐、比较遴选的方式,通过市县乡三级联审,严把政治关、能力关、质量关,全市选拔100名30岁左右的优秀村干部作为市级重点跟踪培养对象,确保培养对象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红花岗区坚持高标准、高素质、高质量要求,通过择优推荐、联审联查、综合评比、研究审定“四步法”,细化年龄、学历、经历等要求,制定8项正面标准和5项负面清单,从全区30岁左右、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在任村“两委”成员中,择优选拔重点培养对象,建立乡村振兴人才资源库,建设一支80人左右的村级领军人才培养对象队伍,确保每个镇至少有5名以上村级领军人才培养对象。

  二是三级联帮出实招。实行一人一策、一村一策考核机制,市县乡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由县(市、区)党委主要领导同志带头,建立“县级领导+县直部门+乡镇班子+领军人才”帮带机制,通过定期谈心谈话、深度调研等方式,帮助他们找问题、理思路、促发展,确保领军人才所在村产业发展规模大、示范带动效果好、群众增收后劲足。同时精准细化3年培养目标及成长规划,遵义市委组织部牵头对100名市级培养对象的综合水平进行全面分析,充分整合市县乡三级帮扶资源,推动制订市县两级563名培养对象“一人一策”帮带措施,确保每名培养对象学有目标、育有方案、干有方向。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建立“两级三维”帮带机制,由县委书记、县农业农村局、镇党委书记共同帮扶市级领军人才,落实“一人一策”帮带措施,全方位深层次开展培养帮带。

  三是三级联训强素质。按照市级主导、县级主抓、镇乡主管原则,建立市县乡三级联训培养机制,针对不同人不同村,产业结构不同、发展规划不同、群众需求不同等实际,搭建以党校和职校为主的培训平台,采取“集中授课+分散自学+实地考察+领题调研+交流讨论+学习测试”方式,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组织部长全覆盖为领军人才授课,举办领军人才专题培训班35期、2736人次,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领军人才成为“硬核”干部。习水县构建起乡村振兴人才孵化中心、桑木乡村振兴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同民坝区种植人才培养基地、同民农产品加工人才培养基地等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平台,遴选“双培养”导师36名,全程跟踪帮带培养对象。

  二、实施乡村振兴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工程,增强新活力

  打造强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必须加大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力度,为推动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活水源泉,着力破解后备不足困局。

  一是“长中短”结合充实后备力量。制定个人自荐、组织举荐、民主推荐,学校考察、村级协察、乡镇审察,组织部门审定,村级公示的“三荐三察一定一公示”选拔程序,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优等生中挑一批,从外出务工经商年轻能人中引一批,在农村青年人才中选一批,形成长中短结合的人才梯队。目前从全市职校中挑选培养优秀青年人才4120名,拓展将农村致富能人、返乡创业人员等9629名非职校学生纳入村级优秀青年人才一并跟踪培养,共培养乡村振兴优秀青年人才13749名。播州区从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职校学生等群体中遴选学员,设置2年制、1年制和3个月制长、中、短期班次,已培育长期班学员609名、中期班学员52名、短期班学员295名。

  二是“学思践”结合补齐能力短板。建立省管市管专家、优秀“双师型”教师和农林牧渔专家为主的师资库,开发基层党建、集体经济和基层治理等乡村振兴教材丛书,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桌面推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把各级党校、职校作为教学主阵地提升理论功底,把各地工业园区、农业坝区、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等作为实践主基地提升干事能力,确保优秀青年人才毕业回到家乡后,成为“村级组织用得着、产业基地留得住、自主创业干得好”的多面手。正安县探索“学员自荐+村级党组织、乡镇派出所、职校三级审查+县委组织部审批备案”村级优秀青年人才审批、“教师+乡镇党委主要领导+乡镇党委班子包村领导+村党组织书记+学员”帮带联系培养机制。

  三是“引用储”结合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引导创业一批、换届使用一批和后续储备一批的“三个一批”思路,建立健全双向选择清单,对不愿跟岗实习的优秀学员,结合实际引导其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基地、龙头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对自愿返乡又乐于在村级组织服务的,进行不少于一周集中培训后,择优选派到相关村级组织跟岗实习;对已毕业的优秀青年,在与村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后进行定向培养,纳入户籍所在村(社区)优秀青年库,优先纳入村“两委”、专业合作社、平台公司、集体经济组织中任职。制订“一人一策”培养计划,同步建立“师徒关系”、干部帮带、跟踪服务等动态管理机制。桐梓县发挥村党组织及驻外流动党支部作用,采取寄邀请函、开乡贤会等方式,回引退役军人、外出务工能人、致富带头人、大学毕业生等435名作为优秀人才培养对象,在换届中择优选拔98名充实进村级“两委”班子。

  三、构建“双培养”工程关怀激励保障体系,激发原动力

  坚持将“双培养”工程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整体规划,并作为市县党政“一把手”工程推动,强化政治关怀、政策支持、待遇保障,树牢“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实干者实惠”鲜明导向,让广大优秀青年人才在农村一线安心安身安业。

  一是政治上关心,让甘当“孺子牛”有动力。建立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注重从思想上多交流、工作上多指点、生活上多关心,采取领导干部单月家访、双月交心、半年座谈等方式,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和帮带联系人定期深入培育对象生活圈、工作圈和学习圈,以出主意、想办法、教方法为主,帮助培养对象开拓眼界、提升能力水平。各级领导干部实现走访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本人及家属全覆盖,激励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振兴乡村。凤冈县采取县级领导联系帮带领军人才、镇(街)党政领导或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结对帮带村级优秀青年模式,给予思想引导、心理关怀、生活纾困、急事解难、方法传授,促进培养对象快速成长成才。

  二是发展上扶持,让争当“拓荒牛”有干劲。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建立“1+15”集体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市县两级相继出台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若干“干货”,帮助解决资金、市场、技术、人才、保障等方面难题,激励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积极参与领办村级集体经济实体,主动融入乡村发展。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与村干部收入挂钩机制,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突出贡献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按照规定将纯收入新增部分的5%至20%用于奖励。同时,围绕项目支持、产业扶持、市场营销扶持、金融扶持、用地扶持等方面,细化帮扶措施,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推动落实市级领军人才集体经济项目211个、涉及资金8.9亿元,有效帮助解决项目选择难、资金筹集难、产品销售难、用地审批难等问题。仁怀市制定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0条措施,从政策扶持、产业发展、激励惩戒等方面细化10条具体举措,为合马镇水田村领军人才在建设集体经济项目用地审批上给予帮助,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实施。

  三是制度上保障,让勇当“老黄牛”有奔头。合理整合教育部门职业教育经费、人社部门技能培训经费等,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资金,设立“乡村振兴奖学金”“就业辅助金”等奖项,对表现优秀学生进行奖励扶持。参照在任村干部政策标准,对在村级组织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资金补助。探索建立村干部“三金”保障机制,给足“生活费”、提高“全勤奖”、保障“养老金”,创新村干部报酬待遇等级序列制度,科学设置村级组织三岗十八级,优先晋升晋级实绩突出的领军人才,确保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月平均总报酬不低于3800元。湄潭县委出台深化实施乡村振兴“双培养”工程8条措施,对领导机构、教学阵地、跟学帮带等细化保障措施,对培养对象每年进行年终考核,获得优秀等次的优先享受就业扶持、村干部“领头雁”待遇,按规定进行村干部岗位等级序列晋升。县职中牵头设立“乡村振兴奖学金”,激励培训学员好学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