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加强高校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王赫楠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来源:《党建研究》2023年第4期

  高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神圣使命、功能定位,决定高校领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中,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务实清廉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要优中选优、讲求质量,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降格以求。好干部是选拔出来的,也是培养和管理出来的。”加强高校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标干部队伍建设“五大体系”,着力健全教育管理监督机制,促进高校年轻干部练好内功、增强党性、提升本领,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健康成长。

  一、强化素质培养体系,实现全方位全流程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当前,高校年轻干部中有的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工作方法与事业发展不适应,加之一些干部由于长期从事某个具体专业领域研究,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导致政治定力不够、政治意识不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亟待提高。此外,受成长条件和现实条件限制,个别干部没有经过艰难困苦的挑战和锻炼,敢于斗争的锐气和担当作为的底气不足,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不高,在处理个人职业“小我”和学校事业发展“大我”的关系时大局意识不强。要深化分类分级培训体系,针对不同类型干部调研了解其专业能力提升的需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注重“精准滴灌”。通过政治理论、党性修养的培训,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领导艺术、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年轻干部的治理能力、丰富他们的工作方法,增强参与高校管理、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落实高校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要求,将思想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推动年轻干部向业务专家型领导干部、管理能手型领导干部方面成长。坚持上挂下派等多岗位历练,将政治上培养与实践中锻炼相结合,通过到基层一线、艰苦困难地区、改革发展前沿、重要岗位真刀真枪磨砺,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使高校年轻干部努力成长为对党忠诚、阅历丰富、能力扎实的干部。

  二、强化知事识人体系,探索建立多视角重实效评价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要始终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深入到群众中了解班子政治生态、干部日常履职等情况,有针对性地了解单位内部及相关群众的意见建议,同时通过与年轻干部本人谈心谈话、与其他干部以第三方的视角谈话,了解其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真正做到多维度了解干部。遵循“目标明确、考核严格、结果有用”原则,将年轻干部考核目标细化,关注工作绩效完成情况,对年轻干部选任工作有效性进行评估。高校组织部门要建立分工联系院系单位制度,通过列席领导班子会议、调研走访、现场观摩等方式,对年轻干部履职尽责过程及作风表现进行及时、动态、连续地跟踪了解和检查评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关注群众评价和感受,将不同考核相互补充印证,统一于知事识人体系中,提高年轻干部考核的精准度,为增强选任公信度提供制度保障,为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的探索提供基础依据。

  三、强化选拔任用体系,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方方面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需要打开视野、不拘一格,充分盘活干部资源,把干部队伍和各方面人才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高校年轻干部或来自学校教学科研一线,或来自党政管理机关,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视野见地、经历经验等各不相同。要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事相宜,以“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为目标,开阔年轻干部选拔视野,做到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选什么样的人,岗位缺什么样的人就配什么样的人。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推行实名管理,坚持严格标准条件,深入考察优秀年轻干部人才的政治觉悟、思想意识、品行操守、素质能力,确保把好苗子选出来、把坏坯子剔出去,实现动态调整。高校组织部门要会同统战、人事等部门做实做细党管人才工作,加大对非领导职务的青年高层次人才和青年骨干科研人员的发现培养,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党委发现培养年轻干部联动机制,构建联合培养工作格局。在院系层面,从教研室负责人、学科负责人、党支部书记等群体中发现优秀年轻干部,为学院班子配备、学校业务处室储备干部;在机关、直属单位层面,通过下管一级的方式,结合日常了解、谈话调研、专项工作等,经常性、近距离掌握各类非领导岗位干部的担当表现,发现培养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年轻干部,建立“一人一册”,结合干部成长规律,实行个性化培养,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加大选拔任用力度,对政治素质好、工作表现突出、经过扎实历练的优秀年轻干部,要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隐性台阶,大胆使用到领导岗位,早压担子早成才,推动优秀年轻干部用当其时、用其所长。加强对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凡提四必”、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等要求,推动形成流程清晰、程序规范、有序衔接的工作闭环,构建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强化从严管理体系,形成完整监督链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强化自我修炼,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做到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要把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贯穿高校年轻干部发现培养选拔使用全过程,引导年轻干部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通过举办专题培训、谈心谈话等做好廉政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避免出现“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及时了解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温情提醒、约谈警醒,“常提领子、常扯袖子”,把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严在日常、严在经常,使年轻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加强纪律教育,做好基础工作、抓好关键环节,认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使年轻干部在思想上真有触动,激发思想自觉内生动力,养成严守纪律、按规矩办事的习惯。针对“八小时以外”的管理监督,高校党委要加强统筹安排,既可以通过谈心谈话、家访、警示教育等手段来加强管理监督,还可以组织开展“读书会”“兴趣班”等各类业余生活,把“八小时以外”的管理监督引向良性发展轨道,积极助力高校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五、强化正向激励体系,营造奋发有为良好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树立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要把热情关心年轻干部作为做好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工作的基础,对年轻干部成长中出现的小错误和缺点,以客观理性、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及时给予提醒帮助,引导年轻干部站在国家教育事业和学校发展大局的高度,切实扛起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落实分管校领导、组织部门谈心谈话制度,加强政治关怀、工作关怀、生活关怀、心理关怀,了解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的“绊脚石”,为年轻干部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心安身安业。在教育管理监督中,要真正投入感情,少一些责备、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怀疑、多一些支持。特别要关注长期身居重要岗位未交流、长期身处非重要岗位交流到重要岗位的干部,防止思维惯性,防止初心使命意识淡化,引导他们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加大正向激励,对综合素质好、干事创业表现突出的干部,根据工作需要,适时推荐提升学历和专业能力的学习深造机会。充分发挥校领导及中层干部的表率示范作用,激发高层次人才、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健全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师生,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工作难题等制度机制,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形成上下团结一致、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构建符合高校实际、切实可行的容错纠错机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准政策界限,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推动发展中的失误错误,帮助干部汲取教训、改进提高。高校组织部门要会同纪委监委严查诬告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顾虑,减少干事创业的思想负担,优化干部敢于担当的政治生态。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