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立起“风向标”打好“组合拳” 激活干部敢为动力源

刘运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来源:《党建研究》2024年第2期

  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必须解决的大党独有难题之一,也是工作实践中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激发干部勇担当、迎挑战、增本领、抗打压的内生动力,紧扣选育管用全链条,健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制度机制,着力解决“敢为无位为、有位无能为、能为不敢为、敢为怕误为”等问题,提振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焕发了担当作为新气象。

  一、强化正确导向,提振干部进取之心

  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深刻指出“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强化正确用人导向,就是要让敢为善成、实绩突出的干部受褒奖,让善谋发展、推动发展的干部有舞台。我们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牢固树立“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的鲜明导向,做到考核好的多用、考选上的早用、评选优的快用,真正让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一是倡树“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选好人、用对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围绕破解“有为却没有位、有位但不敢为”的问题,我们打破隐性台阶、破除论资排辈,大力选拔重用讲政治、敢担当、能破难、善成事的干部,真正让干部干有奔头、干有希望。去年以来,4名表现突出的常务副县(市、区)长,被提拔为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产生了“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效应。同时,认真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调整“下”的干部29人,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二是倡树“优秀者优先”的职级晋升导向。职级晋升不是待遇普调,更不能搞“时间久、自然有”的普惠制。我们以考核为依据、以实绩为导向、以平时表现为重点,让先进的、优秀的、突出的优先晋升,重点解决唯资历、讲平衡、搞照顾的问题。对连续两年考核“一等”和名次前移大的县市区,其班子成员符合条件的全部晋升;对连续两年考核前15名和前进10个以上位次的市直部门,适当增加职级晋升名额。

  三是倡树“干得好才能考得好”的竞争选拔导向。竞争性选拔干部目的是选贤择优,必须让干得好的考得冒尖、拔得头筹。我们在选拔的目标、方式和渠道上,注重向基层倾斜、向一线聚焦,真正把历经风雨、敢打硬拼、实干能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坚持“年轻干部到一线去、优秀干部从一线来”,采取“履历业绩评价+面谈”方式,择优考选30名年轻副县级干部培养人选,其中镇街党政正职16名、县市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8名,一批坚守一线、担当作为的“新生代”脱颖而出,为干部队伍注入“源头活水”。

  二、优化考评机制,造就干部敢为之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符合新时代新阶段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干部敢为人先的闯劲、攻坚克难的拼劲、锐意进取的冲劲,必须用科学的考评机制作牵引和保障,以机制效能激发干部动能,为干部提供敢闯敢干的新空间、蓄积善作善成的新势能。我们探索建立三项机制,发挥制度机制有效、持久的激励作用,推动干部敢为蔚然成势。

  一是创新综合考核机制,奏响“大合唱”。既考班子、又考个人,既考年度、又考日常,真正考出压力、激发担当、助推发展,是考核的最终目的。我们聚焦中心任务,完善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办法,强化重点工作、重点指标分级分类考核,每半年组织1次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工作汇报会,每季度开展1次重点工作“争星夺旗”、“挂牌亮榜”平时考核,鞭策各级比着干、赛着上、争着赢,在全市上下形成大抓发展的浓厚氛围。去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8.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2.3%,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二是创新擂台比武机制,激活“领头雁”。着眼释放“头雁效应”,推动“头雁领航、雁阵齐飞”,我们开设了“书记擂台赛”、“局长擂台赛”,每季度组织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登台述职、“打擂”比拼,现场评议并公布结果,切实增强了“一把手”等不起、坐不住的压力感紧迫感。

  三是创新典型选树机制,形成“热效应”。为进一步倡树敢为精神、鼓舞争先斗志,让干部学有榜样、干有激情,我们大力选树10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敢于担当、冲锋在前、攻坚克难、实绩突出的“敢为先锋”和1个“敢为先锋集体”,既有用3周时间破解搁置近10年村级改造遗留问题的镇街基层干部,也有任职时间不长就能担当重任的市直部门干部,通过大张旗鼓宣传“敢为先锋”典型事迹,大力弘扬忠诚、担当、实干、攻坚、争先精神,让担当者的身份靓起来、把担当的风气树起来,全市上下见贤思齐、争立新功的氛围愈加浓厚。

  三、多措并举培养,激发干部攻坚之力

  “让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建设堪当时代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朝夕之功,必须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持续性、针对性。我们着重强化组织赋能,加强干部内外兼修,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让干部在“最烫山芋”、“最重担子”、“最硬骨头”面前,具备敢的底气、为的能力、干的信心,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

  一是以精准培训提质赋能。干部培训,关键在“精”、核心在“准”。我们聚焦提升教育培训针对性、精准化,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升级打造“潍坊干部大讲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辅导授课,举办企业上市运作等重点培训项目38个,利用各类教育阵地培训2.7万人次,对全市干部强化专业培养,为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赋能蓄力。

  二是以全息画像辨才识人。用人得当,首要在知人;知人不深,则用人不准。我们注重多维立体考察识别干部,修订市管干部政治素质考核考察办法,制定正负面清单,开展政治素质双向测评,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完善“平时动态随访、考时实绩展评、急时一线跟踪”机制,探索运用“日周月季年”五步调研法,把敢不敢干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成事作为重要评价标准,考准考实干部实干底色、攻坚实绩,让占位不为的挪位子,让勇于破难的快成长。

  三是以全方位历练强筋壮骨。我们秉持“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的理念,打破干部队伍交流壁垒,兼顾一线所缺、岗位所需、干部所长,大力推行干部跨区域、跨行业、跨专业交流,选拔20名优秀年轻干部上下交流任职,组织60名机关干部到国有企业培养锻炼,选派1400余名干部参与“万名干部下基层”、“驻村第一书记”等工作,让干部在吃劲岗位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更好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严管厚爱,熔铸干部奋斗之志

  党的二十大着眼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鲜明提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严管以刚性约束督促敢为之行,厚爱以关怀激励强化敢为之效,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工作中,我们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落实严管厚爱措施,用严管倒逼有畏、用厚爱激发有为,激励干部心无旁骛干事业、甩开膀子真担当。

  一是全过程抓好监督治理。从严监督既要抓到关键时,又要落到细微处。我们聚焦管出战斗力、督出硬作风,深入开展基层治理不良现象及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常态化查访,旗帜鲜明向“庸懒散”不良风气亮剑,以严之有效的监督倒逼干部增强担责的自觉、担事的胆魄、担难的锐气。

  二是全链条用好容错纠错。以审慎的态度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让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干事,把容错纠错机制作为干部冲锋陷阵的“防护甲”,进一步细化实化容错纠错、诬告查处、澄清正名等措施,明确可容“边线”和不可容“红线”。去年以来为75人容错纠错、119人澄清正名,打破“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洗碗效应”,用信任和保护撑起了干部敢为的底气。

  三是全方位做好关心关爱。关心爱护干部,是激励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我们围绕把组织关怀的温度转化为干部敢为的力度,探索搭建“部长面对面·干部心连心”沟通载体,让干部有困难和问题可以约见市县党委组织部长,合理表达个人诉求,有效释放情绪压力,以“家”的温情激发干部奋进热情,解除干部后顾之忧。

(作者为中共山东省潍坊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