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让美好生活的守护者生活更美好

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来源:《党建研究》2024年第3期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强调要高度关注新业态发展,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武汉作为超大城市,随着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聚集了37.3万个新就业群体。近年来,武汉市坚持“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出来”,注重把握互联网平台经济的规律性,分类推进快递物流、网约车、网约配送行业党建工作,着力推动新就业群体职业身份受尊重、工作奉献有价值,促进基层治理增活力、企业行业得发展。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构建条块协同的责任体系。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范围大、领域广、涉及部门多等特点,明确责任主体,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确保统得起、管得住。地方党委统一领导。市委将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作为探索新时代党建引领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子的重要内容,纳入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点,着力加强党对新兴领域的领导。市委书记带头履行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办“推动快递行业融入基层党建格局”重点项目,高位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多次调研、召开会议专题部署,部务会研究出台快递、道路货运、网约车、网约配送等4个行业党建制度文件及系列配套措施。将网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部门纳入市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建立沟通协商、述评考等两新工委运行机制,推动各区完善两新工委体制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行业部门直接负责。坚持“抓行业就要抓党建、抓党建就是促行业”,依托市邮政管理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吸纳重点平台企业,先后成立市快递行业党委、物流业综合党委、网约车行业党委等党组织。着力推动行业党委规范运行,构建“六个一”工作体系,分领域出台行业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等制度文件,建立联席会议、直接联系、督办落实等工作机制,制定行业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一单一诺一书”机制,通过制定行业党建项目清单、行业党委书记公开承诺和行业基层党组织任务指导书,明确行业党委年度工作、压实行业党委书记责任、明晰平台企业重点任务,推动工作落地落实。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对新业态企业和新就业群体反映的高频问题,涉及行业党建的重大政策、重要举措,两新工委常态化组织相关部门会商解决。推动司法、人社、文旅、卫健、公安交管、工青妇等16家职能部门资源向基层下沉,研究细化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政策措施,推出政策宣讲、维权咨询、技能培训、健康管理、困难帮扶和送温暖等20项服务项目,形成“暖新”项目清单,共同服务凝聚新就业群体。街道社区兜底管理。发挥街道社区对辖区企业及网点站点情况最熟悉,直接服务新就业群体的优势,引导党员就近就便参加街道社区党组织活动。将辖区企业及网点站点纳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范畴,推行组织共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活动共办。

  二是优化组织设置,完善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针对新业态企业业务快速拓展、组织架构频繁变动、网点站点持续布局等特点,坚持常态化摸排、动态化组建,摸排出5523名新就业群体党员,成立501个新业态党组织,选派全职党建指导员52名。建强平台企业党组织。聚焦平台企业区域总部党建工作“地方师出无名、总部鞭长莫及”问题,通过10个驻企工作专班,一对一联系、沉浸式指导重点平台企业,29家平台企业武汉区域总部党组织实现应建尽建。指导总部在汉平台企业把党组织覆盖到业务板块、分支机构、项目团队。推动党组织向加盟合作企业延伸。聚焦加盟合作企业党建工作“基础薄弱、缺乏引导”问题,发挥行业部门监管作用、行业协会纽带作用、平台企业牵引作用,将党建工作作为许可准入条件写入加盟合作协议,引导新业态企业沿着业务链条把党组织延伸覆盖到118家加盟合作企业。灵活组建流动党员党组织。聚焦新就业群体党员“数量少、流动快”特点,持续开展流动党员“回家”、“建家”、“恋家”系列活动,找到流动党员1439人,依托企业、街道社区、网点站点灵活设立流动党员党支部165个。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加强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三是把握群体特点,健全精准有效的关爱体系。针对新就业群体就业方式灵活、权益保障弱、归属感不强、社会认同感低等特点,结合不同群体诉求,充分整合各部门资源力量,打好关爱凝聚“组合拳”,把他们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打造党群服务阵地提升归属感。利用既有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电动汽车充电站、物流园区等空间资源,建成600个“江城蜂巢”、20个“网约车司机之家”、23个“货车司机之家”。整合市区街三级职能部门资源,发布“江城蜂巢(司机之家)”年度服务项目清单,提供停车充电、临时休憩等基础服务,集成子女托管、安全教育等公共服务,创新业务办理、车辆维修等特色服务,开展服务活动758场。链接辖区商业、文旅、餐饮等社会资源,推行“小哥食堂”、“便民暖蜂卡”、“爱心企业联盟”等多项措施,试点创建新就业群体友好楼宇和友好商圈,探索建设新就业群体公寓,打造新就业群体“温馨港湾”。强化权益保障提升安全感。针对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户外作业多、工伤事故频发、心理压力较大等特点,创新“两医两险两援”关爱措施,为41084名从业人员免费办理武汉城市圈职工重大疾病医疗互助,列支经费780万元为新就业群体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进行补贴,1600名律师线上线下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整合市心理医院服务资源为6702人次提供心理服务。针对网约车司机抽成高、办证难、判责多等问题,实施“红运暖蜂”行动,出台14条网约车司机关爱措施,发布网约车行业党委年度“十件实事”,优化办证服务,引导平台企业降低过高的抽成比例,推动部分司机之家配备直流快充终端,降低充电成本,着力打造5个市级示范网约车司机之家。制定选树标准,将党建工作、服务保障、参与治理、社会评价等情况纳入考核指标,培育一批“红运暖蜂星级企业”。针对货车司机城市通行难、证照办理难、资金筹集难等问题,开展“我为货车司机办实事”活动,建立道路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多部门协同解决货车司机诉求问题,优化通行政策,简化办证程序,加强金融扶持。畅通诉求渠道提升幸福感。指导各平台企业建立“新就业群体—党员新就业群体—企业党组织”的诉求表达机制,定期召开恳谈会,听取意见建议。依托“江城小蜜蜂”信息化平台“我的诉求”功能模块,收集权益维护、行业治理、群体动态等方面诉求,建立“新就业群体—企业党组织(街道社区党组织)—行业党委”分类转办机制。目前,共受理费用制度、平台服务等各类诉求538条,协助解决430件。

  四是创新平台载体,探索共建共享的治理体系。针对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进楼入院、直接接触群众等特点,探索创新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将“治理变量”培育为“治理增量”。运用数智治理手段,搭建“新”平台。开发“江城小蜜蜂”小程序,设置“随手拍”、“用心做”、“蜂巢”等模块,集成在线报事、活动报名、诉求表达等功能,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社情民意传递等。2580名党员带动2万余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在平台注册报到,收集上报环境风险、安全隐患、治安线索等基层治理小问题。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凝聚“新”力量。发动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党员骨干组建“江城骑手服务队”、“绿行达达”、“径心游侠”等志愿服务队,参与疫情防控、代办代领、助老助残等工作。发动网约车司机党员骨干组建“先锋车队”,推动党员司机“亮标出行”,当好城市形象宣传员、安全驾驶示范员、行风作风监督员。近年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50场,广大新就业群体日益成为治理新生力量。创新参与治理机制,激发“新”活力。建立积分机制,依托“江城小蜜蜂”小程序设置“学、拍、做”积分系列,新就业群体线上学习、拍照报事、参与活动获得相应积分,可在“江城蜂巢”全城通兑小礼品。建立激励机制,将参与基层治理情况作为企业质量考核、行业评先评优重要依据,鼓励平台企业加强物质奖励、精神激励,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

  五是加强示范引领,打造融合赋能的发展体系。针对新业态企业发展模式新、更新迭代快等特点,坚持“典型带动、示范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促进新业态健康发展。促进个人发展。举办3期市级新业态企业党组织书记、企业负责人示范培训班,组织新业态企业、新就业群体集中跟进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设置快件分派、货车驾驶等9类项目,推动行业部门组织新就业群体开展交通安全、业务知识等培训。选树“星级快递员”、“最美货车司机”、“最美网约配送员”,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利、郭锋等一批先进典型。引领企业发展。推行党组织班子成员与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指导顺丰、风韵出行等建立党组织与管理层共学共商机制,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维护群体权益。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车”354个,推动党员职工在项目攻坚、开拓市场、提高效益中当先锋、作表率。规范行业发展。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推动行业加强诚信建设、规范经营行为、提升服务水平。落实快递末端派费核算指引,实现收派费用标准化、账单透明化,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开展网约车行业“阳光行动”行业治理,公开计价规则,保障从业人员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制定网约配送行业送餐服务管理规范,推行外卖餐食封签等措施,确保食品安全。推进解决道路货运行业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全面纠正乱罚款、乱收费、以罚代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