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 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

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来源:《党建研究》2024年第9期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要更新思想观念,大胆创新探索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和运用模式,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这些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打开了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新天地,必将引领开辟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锻造政治坚定、能力过硬的坚强党组织,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堪当强军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积极把握新质战斗力建设特点规律,超前谋划、善作善为,努力打造新质战斗力的增长点和新优势。

  一、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的理论具有重要地位作用

  科学军事理论的指导,是军事实践创新发展并取得累累硕果的先导和保证。习主席关于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强军思想创新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征程上引领强军事业开创新局面的重大理论创新。我们要深刻认识其重要地位作用,不断增强学习贯彻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丰富发展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大核心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把握强国对强军的战略需求,围绕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带领全军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形成习近平强军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以强军兴军为鲜明主题,以“十一个明确”为主要内容,以“五个坚持”为军事观和方法论,形成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与时俱进的科学军事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抓纲带目、举要驭繁的重大核心概念以及建构其上的理论板块立体式、体系化构成。习主席提出的“新质战斗力”,是又一个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核心概念,必将以此为基础构建形成新的理论板块并充实到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军事理论体系之中,促进这一重要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实现新发展。

  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科学引领。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实践形态,是党领导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历史结晶和根本成就。新时代新征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就是要以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强军兴军的根本保证,以支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强军兴军的根本着眼,以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为强军兴军的战略牵引,以能打仗、打胜仗为强军兴军的根本指向,以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为强军兴军的战略布局,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为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以科技创新为强军兴军的强大引擎,以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为强军兴军的根本大计,以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为强军兴军的法治保障,以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强军兴军的重要依托,以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为强军兴军的特有优势,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观和方法论为强军兴军的强大法宝。习主席所强调的“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将直接推动改革强军和军事斗争实践的深化,同时又因战斗力在军事领域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牵引新时代强军事业发生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变革和发展,推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越走越宽广。

  赢得未来军事竞争战略主动权的强大法宝。一个国家、一支军队能否拥有军事竞争战略主动权,归根到底取决于是否拥有先进生产力及与之相适应的先进战斗力。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从来是与科技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的科技水平发展到哪一步,就有哪一步的生产方式;以什么方式生产,就以什么方式打仗;用什么技术制造工具,就用什么技术制造武器。从这个角度看,新质生产力往往就是先进生产力,新质战斗力往往也就是先进战斗力。由此决定了,拥有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的一方,可能率先驾驭新的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具备高维度的战争优势,掌握“降维打击”的军事行动自由权。新时代新征程,人民军队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必将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向新质战斗力转化,促进作战人员、武器装备、人装结合方式等战斗力要素变革,形成新的制胜优势。

  二、科学把握新质战斗力的内涵要义与本质特征

  作为军事领域最具革命性、颠覆性的战斗力组成部分,新质战斗力因其质态上的“新”而具备新性质、新内涵和新特征,并且从本质上彰显战斗力演进的内在规律,而不仅仅表现为形式上的新颖、种类上的多样。可以从四个维度科学把握新质战斗力的内涵要义与本质特征。

  新质战斗力是区别于传统战斗力而言的战斗力。战斗力是一个多维度、综合的概念,是军队作战能力的整体体现,其基本构成要素是人、武器装备以及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这意味着,战斗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战争形态的发展演变、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作战方式的变革创新而不断动态发展。从战斗力体系的发展维度来看,新质战斗力是一个历史范畴,其“新”是在一定时期相较于传统战斗力而言的。在一定历史时期,既存在主导性的传统战斗力,又存在威力和潜力巨大的新质战斗力,两者共同构成了战斗力的丰富时代内涵。当前,活跃在战场的新质战斗力与传统战斗力相比,无人化智能化程度高、体系化作战能力强、应用先进科技比重高,在制胜机理、作战模式和作用领域等方面,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差异。同时,“新质”具有时间相对性,新质战斗力和传统战斗力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转变。当下新质的、先进的战斗力,会随着战争形态演变、作战方式变革而逐渐转化为传统战斗力,更为先进的战斗力则孕育、发展并成长为未来的新质战斗力。

  新质战斗力是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契合的战斗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战斗力的跃迁演进、军事文明的发展进步同样离不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性支配。从历史上看,人类军事史上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无不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的。火药与安全发火装置,将冷兵器时代推进到热兵器时代;蒸汽机与内燃机,使人力作战变成机械化作战;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又使战争演变为信息化作战。可以看出,新质生产力是支撑新质战斗力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新质生产力,新质战斗力的生成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质战斗力同样也契合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迭代更新,否则将最终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命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密,以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和生产要素的重新整合而形成的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在军事领域就体现为与新质生产力高度契合的新质战斗力的生成发展上,并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转化和融合发展,不断打造出新质战斗力的生长点和增长极。

  新质战斗力是新兴领域承载和赋能的战斗力。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活动范围拓展而出现的新型战略空间和关键技术领域,也是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生成和存在的共性空间。新兴领域具有极高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引领性,既是大国军事战略博弈的前沿阵地,也是形成非对称优势和生成新质战斗力的不可或缺的环境维域。尤其是现代战争的时空特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战争漫溢出传统物理域,向着全域多维、联合制胜的方向延伸拓展。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交叉融合,制网权、制天权、制智权等成为掌握战争主动的新型制权。新兴领域与综合制权的争夺场域交叉融合、息息相关,为获取高位瞰制、要域夺控的有利位势,这些场域便成为新质战斗力广泛活跃的中心地带,承载、支撑着新质战斗力的生成发展。同时,新兴领域内科技创新与应用的涌现效应明显增强,其向军事领域迁移的速度不断加快,持续推动着战斗力各要素之间发生深刻变革,新的作战概念和作战样式层出不穷,也在不断供给和赋能新质战斗力的孵化、孕育和生成。

  新质战斗力是以新型作战力量为主体的战斗力。新型作战力量代表着军事技术和作战方式的发展趋势,是战斗力新的增长点、未来战场的制高点。战斗力作为一种力量体系,必须凝聚于某一力量主体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新质战斗力也不例外,以无人化智能化作战力量、网络电磁空间作战力量、深海太空作战力量等为代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其力量主体和主要表现形式。较之于传统作战力量,新型作战力量以新军事需求为牵引、以新科学技术为支撑,是先进科技与军事深度融合、动态发展的时代产物,具有装备技术新、运用领域新、作战方式新的突出特点。作为国家战略能力的前瞻力量、制胜未来战场的尖兵利刃,新型作战力量往往是战争精彩活剧的出演者、战争艰难僵局的打破者和战争辉煌奇迹的创造者,集中展现出新质战斗力的巨大威力和作战效能。

  三、积极探索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的实现路径

  新质战斗力本质上是先进战斗力,代表着未来战争形态演变和军事变革的发展方向,对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以及练兵备战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积极探索解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强大的战略支撑。

  更新思想观念、改革体制机制。作为新兴事物,新质战斗力的建设发展往往不会一帆风顺,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不断出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更迭将会是一种常态,如若继续沿用过去陈旧的思想观念,不及时调整更新已经落后的体制机制,必然会严重影响和制约其解放和发展。因此,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迫切需要军事人员具备“更新、更勇敢的头脑”,敢于打破陈旧思想禁锢、固有模式束缚、传统路径依赖,树立起与新兴领域发展、新质战斗力生成相适应的思维理念。同时,还需在体制机制上持续深化改革,统合资源力量,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打造自主自强、开放融合、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健全先进技术敏捷响应、快速转化机制,从而加快新质战斗力的有效供给。

  持续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新质战斗力作为一种先进战斗力质态,其实质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和支撑的战斗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是推动旧战斗力体系要素消亡和新战斗力体系要素构建的主要力量,能够大大缩短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周期,促进新质战斗力的飞跃。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新质战斗力生成密切相关的新兴领域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依靠别人、依附别人就会受制于人。要想把新兴领域的科技实力和创新实力转化为军事实力,赢得军事发展新优势,就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从实际出发,加快提升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我军建设模式和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到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上来,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以科技创新与突破打造新质战斗力增长极。

  锻造培育新型军事人才方阵。人是战斗力生成中最活跃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战斗力跃升本质上要靠人才驱动,军事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推动军事人员能力素质、结构布局、开发管理全面转型升级,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水平战略管理人才,形成新质战斗力建设发展人才集聚优势。要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构建具有军事职业比较优势的人才制度体系,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全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队伍,为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提供坚强人才保证。

  大力加强练兵备战和实战化训练。军事训练是部队经常性中心工作,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是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新质战斗力的“异质性”决定了其只有有机融入既有战斗力体系、与传统作战力量协调配合,才能真正发挥整体威力,从而将潜在的战斗能力转变为现实的战斗力,将科技优势转化为战场胜势。不经实战淬炼检验,不与部队训练建设耦合发展,新装备新力量就无法真正形成实战能力,新质战斗力的生成周期就会延宕迟滞。要加强实案化对抗性训练,突出抓好重点课题专攻精练,探索新质力量的应用场景和组织模式,提高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要把握新质战斗力建设特点规律,坚持体系建设、体系运用,深入破解短板弱项,创新作战概念与战法训法,推动新型作战力量嵌入联合作战体系,促进作战体系整体升级,锻造能战善战的精兵劲旅。

(执笔人:程翔 刘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