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一生的奋斗历程“充分展现了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被誉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充分彰显了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和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重温这篇转折时期的重要文献,我们仍然能够从中获得深刻启示。
一、对“中国向何处去”历史抉择的深邃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领导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同时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曲折,使党、国家、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党和国家处在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顺应党和人民期待,以极大的政治勇气,推动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旗帜鲜明反对“两个凡是”,支持和领导真理标准问题讨论。1977年4月,邓小平同志致信党中央并转发全党,明确表示“两个凡是”不行,提出“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他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1978年5月,《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新华社转发产生很大影响。在邓小平同志领导和支持下,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成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承认经济科技落后的现实,积极推动工作重点向现代化建设转移。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科学技术很落后,不承认落后不行。六十年代初,同世界先进水平比,我们在科技方面有差距,但不很大。”后来“我们在科技方面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拉大”。他强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他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
推动各方面拨乱反正,谋划并推进改革开放的探索实践。在科技教育拨乱反正上,邓小平同志强调,“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及时作出恢复高考的决定,提出“对知识分子除了精神上的鼓励,还要采取其他一些鼓励措施,包括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在清理城乡“左”的政策上,他积极推动建立岗位责任制,主张农村政策应适应农业生产力落后的现状,不能随便向更高生产关系过渡;强调国有企业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营方法、先进的定额来管理,也就是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在对外开放问题上,他强调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现在是我们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的时候了。在改革问题上,他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思想和实践,为他在中央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奠定了基础,为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作了探索和准备。
二、提出开创新理论开辟新道路的指导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邓小平同志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他领导全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出许多具有开创意义的重大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原来安排的是经济议题。会议开始后,在邓小平同志领导和众多老一辈革命家建议支持下,会议冲破“两个凡是”的禁区,敞开思想,畅所欲言,转而讨论和解决有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因势利导,根据情况的变化亲自拟写了讲话提纲,并数易其稿。他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实际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围绕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着重阐述了三个重要思想观点,为开创新理论开辟新道路提供了重要指导方针。
一是在思想路线上,明确指出思想僵化的原因及危害,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他认为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他强调,解放思想必须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党的领导就是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对不正确的意见给以适当解释。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二是在政治路线上,明确提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目的和原则,号召团结一致向前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邓小平同志指出,解决一些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分清一些人的功过,纠正一批重大的冤案、错案、假案,“这是解放思想的需要,也是安定团结的需要”,“目的正是为了向前看,正是为了顺利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对过去遗留的问题,应当解决好,原则是“有错必纠”,凡是过去搞错了的东西,统统应该改正。他强调,党内要分清理论是非、路线是非,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克服各种错误思想。对于国际国内都很关心的对毛泽东同志和“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他指出,“毛泽东同志不是没有缺点、错误的,要求一个革命领袖没有缺点、错误,那不是马克思主义”,但“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立下的伟大功勋是永远不可磨灭的”。他指出:“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三是在前进方向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号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的经济管理工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政治的空谈往往淹没一切,要特别注意克服官僚主义。管理方法上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要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应该让地方和企业、生产队有更多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管理体制上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赏罚严明,同时要切实保障工人农民个人的民主权利。在分配问题上,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在改革的方法上,提出后来概括为“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即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允许和鼓励这种试验。在改革开放的保障上,提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实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面对的问题之复杂、阻力之巨大、任务之繁重,是前所未有的。邓小平同志以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善于创造性思维、善于打开新局面的锐气,挑起了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担。邓小平同志的这篇讲话,抓住了历史转折中最根本的问题,阐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作出了改革开放的系统部署,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在实践基础上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全面改革、从沿海到内地扩大开放的方针,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对走好新征程、完成新使命的重要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邓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新时代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可以从邓小平同志这篇宣言书中得到诸多宝贵启示。
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邓小平同志是从思想路线着手,打破教条束缚,提出新任务新理论新道路新方针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始终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今天,我们面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都需要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我们要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又从实践中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符合客观规律的新的理论概括,更好指导新的实践。
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邓小平同志坚决推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指导确立党的正确政治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康庄大道。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该改的坚定不移改,不该改的不改。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邓小平同志认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都要求必须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全面深化改革。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制度保障。
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进行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革命,必须弘扬敢闯敢“冒”的斗争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前进一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着困难和挑战、矛盾和斗争。在改革姓“社”还是姓“资”、姓“公”还是姓“私”、计划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西方所谓民主社会主义等重大原则问题上,都曾引发了一次次疑虑、困惑和争论。邓小平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敢字当头,敢于负责、敢于斗争,强调“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特别是在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面临重大考验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同时他也告诫全党:“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进行的伟大斗争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在斗争内容和斗争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把握斗争规律,提高斗争本领,特别是要主动迎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这样才能在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分别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研究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研究员)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