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新领域、新课题。加强这些领域党的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增强党在新兴领域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的重要任务,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目的在于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增强党在新兴领域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深化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是加强这些领域党建工作的首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日渐壮大,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就业群体大量涌现,然而这些领域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作出专门部署。做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对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把党的领导贯穿新兴领域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对于团结凝聚新兴领域广大从业人员,调动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经济组织,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涌现的,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港澳台商、外商等所有的经济组织形态;按所有制特征分类,新经济组织包括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截至2024年5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总量18045万户,其中民营企业5517.7万户、个体工商户12527.3万户。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所有经营主体的比例增长到96.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必须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总书记还多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指方向、强定力、增信心。非公有制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是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引导新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中有新担当、新作为。
新社会组织,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各类民间性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社会中介组织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等。截至2022年底,全国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各级各类社会组织89.2万家,包括社会团体37.1万家、社会服务机构51.2万家、基金会9316家;全国社区社会组织超过175万家。习近平总书记就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等重大部署。加强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就是要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把党的工作融入社会组织运行和发展过程,发挥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引领正确发展方向,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团结凝聚广大群众,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新就业群体,也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新业态从业者,主要包括依托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从事劳务活动、取得劳动报酬的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网约货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蓬勃兴起。据中华全国总工会2023年发布的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现实情况表明,新就业形态已经成为新增就业的重要来源,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已经成为党的建设新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度关注新业态发展,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党建工作与新业态发展深度融合,做好新就业群体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就能够激发新就业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二、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基础在于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从有形走向有效,切实提高“两个覆盖”工作质量
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是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是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情况复杂、基础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党的组织、做好党的工作,确保全覆盖,固本强基,防止“木桶效应”。从实际情况看,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起步晚,初创企业、小微企业受市场环境影响,经营规模时大时小,调整变动周期较短,党的工作实时跟进难度较大。一些社会组织党员人数较少、党务工作力量薄弱,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流动性强、工作强度高、工作压力大、收入不稳定,有的不愿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用好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努力在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因条件暂不具备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实现党的工作覆盖。同时,紧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变化,扎实推进快递、网约配送、网约出行、网络货运行业党建,探索创新网络直播、社交电商、网约家政等行业党的建设,夯实工作基础,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做到重点行业企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线下线上全覆盖。
优化组织设置,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都应按规定分别设立党委、党总支、党支部。行业特征明显、管理体系健全的行业,可依托相关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商会建立行业党组织,行业党组织对会员单位党建工作进行指导。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相对集中的各类街区、园区、商务楼宇等区域,可以打破单位界限统一建立党组织,或者依托区域党建工作站建立党组织。规模小、党员少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可以本着就近就便原则,联合建立党组织。采取行业、企业、属地三方携手,沿着能触及新就业群体的工作链条和线下节点,在互联网平台企业集聚区,建立区域性或综合性党组织,在平台企业、网点、站点,以及产业园、物流园、众创空间、商务楼宇、城市社区,分别建立新就业群体党组织。
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党的工作覆盖。聚焦组织覆盖“空白点”、“薄弱点”,做好动态排查摸底,建立党建数据库,定期更新、动态管理,形成常态化研判、组建工作机制。对没有党员或者仅有个别党员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确定党建联络员、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方式,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宣传贯彻党的政策,凝聚服务职工群众,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加强对出资人、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骨干员工的思想引导和政治吸纳,着力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经营管理骨干。重视对新建立党组织的跟踪指导服务,以钉钉子精神巩固拓展“两个覆盖”成果,防止边建边散。
三、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抓手在于突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及时跟进新兴领域、新就业群体
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发展迅速。加强这一领域党的建设,必须找到有力抓手、采取有效方法。实践已经给出了答案,即突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及时跟进新兴领域、新就业群体,注重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推动楼宇党建、商圈市场党建、园区党建、互联网平台党建、行业党建协调发展,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全面提升。
突出重点企业,就是以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龙头企业和互联网平台企业等为重点,带动新经济组织党建全面进步。按照有关规定,对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不改变党组织隶属关系的情况下,可由县级以上有关工作部门或机构直接联系,重点指导党组织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党组织书记培养选拔和教育培训。对一些社会影响大、党员数量多的大型企业党组织,可改变隶属关系,由县级以上党组织直接管理。同时,注重培育选树先进企业党组织,纳入重点管理范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突出重点行业,就是通过抓好民办学校、民办医院和律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行业党建工作,带动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全面进步;通过抓好出行、外卖、即时配送等行业党建,团结凝聚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网约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一方面,坚持以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社会服务机构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为重点对象,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巩固深化党建工作。另一方面,紧跟信息产业、文创产业等新经济新业态发展步伐,及时补齐协会商会类社会团体党建工作短板。县级以上有关工作部门和机构应直接联系一批规模较大、人员较多、影响力强的社会组织党组织和互联网平台党组织,及时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加强指导。
突出重点区域,就是聚焦各类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把党建覆盖到最活跃的地方。在非公有制企业相对集中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自由贸易区等各类园区,构建“园区党工委—非公有制企业综合党委—党建工作指导站—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体系,以园区为龙头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助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高度聚集的商务楼宇,依托街道党组织或产权单位、骨干企业建立楼宇党组织,以楼宇党群服务中心或楼宇工作站为阵地,常态化开展党务、政务、商务服务,实现党建引领赋能,凝聚改革发展合力。在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相对集中的各类街区,依托街道党组织或业务监管机构建立商圈市场党组织,引导党员商户诚信经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四、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关键在于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夯实党建工作责任
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是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新事物,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同时,这些领域党的建设也有许多新的问题亟待解决,工作体系有待完善,迫切需要党的领导机关、行政主管部门给予高度重视,扛起党建责任。
夯实各级党委及其有关部门主体责任。按照党中央有关规定,各级党委要把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作为市、县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专项述职和相关部门领导班子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目标管理、定期研究、情况通报、领导干部联系点等制度。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社会工作部门指导推动,有关部门结合职能积极协同配合。同时,健全精准科学的问责机制,层层传导压力,以责任主体到位、责任要求到位、考核问责到位,推动党建责任落实到位。
落实行业管理和业务监管部门党建责任。牢固树立抓业务就要抓党建的意识,发挥行业管理和业务监管职能优势,紧密结合业务工作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比如,按照有关规定,依托律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行业协会成立行业党组织,实行归口管理,使党的政策、党的工作沿着“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党组织—执业机构党组织”的链条传到基层、落到实处;依托行业管理部门,分别成立互联网、快递、外卖配送、交通运输等行业党组织,发挥行业管理优势,做好新就业群体党的工作。
强化乡镇、街道兜底管理责任。乡镇、街道党(工)委按属地管理原则,将辖区内小微企业、经营网点、个体工商户和新就业群体纳入其党建工作范围,落实兜底管理责任。根据工作需要,在乡镇、街道党委成立两新组织综合党委,在辖区设立党建工作站等管理服务站点,发挥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作用,实行区域化、网格化管理,加强区域内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作者为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