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定好发展“盘子”。把乡村产业纳入全县特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围绕肉牛、肉鹅、果蔬、生态牡蛎4类特色产业,制定发展规划,打造产业园5个。建立联系会商、蹲点调研、跟踪督导机制,协调解决用地报批、项目申报、招商引资等问题。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青梅、八仙茶两大特色产业,建立“党建金融指导员”双向选派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信贷支持。成立青梅科技小院,投建富硒产品检测中心,推动硒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全县富硒产品年销售额达100亿元以上。镇村找好发展“路子”。开展“三资”清理整治行动,收回村集体资产资源。开展青梅、果蔬等产业链党建,建立养殖捕捞、水果营销等产业党支部16个,打造党建惠农平台,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等服务。引导59个村实行跨村联建,谋划项目34个,每个联建村每年增加收益10万元。党员带头挑好发展“担子”。实施双向培养计划,依托镇村党校、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等平台,开展党员产业技能培训,培育党员产业带头人230名;同时在优秀“土专家”、“田秀才”人员中发展党员130名,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实施乡村实用人才“鸿雁栖诏”计划,引导优秀党员、党建之友与农村青年结对子,采取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打造党员带富基地。推荐社会评价好、产业发展好的党员作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或参加各级评先评优,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中共诏安县委组织部)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