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优化考核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来源:《党建研究》2024年第12期

  一是突出“信息集成”,优化考评体系。按照便于操作、有效管用原则,90%以上数据来源于日常考核考察收集处理的基础信息,不给基层增加负担。结合全年综合考核内容及各镇(街道)重点任务,设置22类共性、6项自选评价要素,并与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对应,综合承担分工轻重、年度综合考核结果、民主评议和正负清单等情况,对198名区管镇(街道)干部进行综合考评,实现“具体事对应具体人”。二是突出“数据赋能”,深化分析研判。利用大数据模型,强化多层次、精细化分析,推动考核考察由“线下”向“线上”转变。在单项评价要素分析上,重点从分工难易、职责轻重看“担当意识”,从工作实绩、考核结果看“担当能力”,从正负清单、民主评议看“担当水平”,梳理形成善干事、能干事、肯干事、怕干事4类干部名单。注意突出重点分析,强化对关键岗位干部、“两头”干部的研判,既在同一班子横向比,也在全区同一岗位纵向比,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重要参考。三是突出“考用结合”,强化鼓励激励。注重评价结果刚性运用,对排名靠前的干部,结合干部政治素质、一贯表现、岗位匹配等情况,及时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对排名中游且发展潜力较大的,开展谈心谈话或交流轮岗,推动干部到“火线”摔打成长。对经组织考察认定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及时调整岗位,着力破解“躺平”、“佛系”等问题,持续释放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强烈信号。

(中共淮安市淮安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