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拉大车”问题是当前基层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黑龙江省大庆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聚焦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施“城市筑基”工程,持续强基础、减负担、增力量、鼓干劲,切实“为车减负”、“为马赋能”,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抓基层、强基础,增强基层统筹能力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建强基层组织,整合多元主体,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织密筑牢组织体系。坚持基层治理触角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全市4877个城乡网格共建立党支部534个、党小组4343个。激活街道在基层治理中的龙头作用,持续加强街道领导班子建设,制定完善“选育管奖”全链条15条具体措施,有力提升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能力。推进党建共建联建。立足资源型城市特点,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度,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与驻庆油化央企、辖区机关单位开展党建联建共建,统筹基层治理需求和单位资源,议定共建项目380个,油化企业向街道、社区转交活动场所263处,携手解决基层治理、民生难题1200余件。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三方共议”机制,全面推进“红色物业”建设,有效解决物业管理难题1500余件。夯实服务阵地依托。着力完善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庆小驿”温暖服务站五级党群服务阵地体系,聚焦市民和新就业群体“在路上”的需求,在重点商圈、旅游景点、街道社区等高标准打造服务站532个,司法、人社等18家职能部门60类服务事项常态化下沉驿站,建设“24小时不打烊”驿站50个,全天候免费提供休息、饮水、热饭等服务,夯实党组织服务群众、抓好治理的实体依托。
二、明权责、卸包袱,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从制度机制入手,推动基层党员干部“轻装上阵”,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服务群众上。建立清单明晰权责。全面完成乡镇(街道)法定权力事项清单编制和规范管理,形成48项基本目录,配套建立权责事项准入审批、动态调整、考核评价等制度,明确职能部门与乡镇(街道)之间事权划分,未列入清单事项不得向乡镇(街道)授权、委托、下放,确保基层权责一致、资源和事权匹配。严格清理从县乡借调工作人员267名,清理村(社区)不规范挂牌5350块,全面取消村(居)组织出具证明事项,实现基层的人员在基层、基层的事情基层办。群众参与凝聚合力。由村(社区)党组织牵头,搭建“板凳议事会”、“周末议事厅”等党群议事平台,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采取积分制管理方式,引导1600余名新就业群体人员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治安信息线索员等“八大员”,通过“随手拍”第一时间报送基层治理问题线索5300余件次,通过“捎带手”高效解决居民各类需求上万件次。数字赋能减轻负担。研发“庆数通”一表制填报系统,实现一次填报、多次使用,一级填报、多元共享,压减基层填报表格数量和数据总量50%以上。打造全市“一网统管”基层治理数字平台,前端通过APP和小程序连接网格员和居民群众,后端407个职能部门联动入网,实现一网整合数据、一体应急联动、一线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了智慧治理水平。
三、增编制、派人员,充实基层治理力量
着力推动编制和工作力量下沉基层,确保基层始终有资源、有人员开展基层治理、服务党员群众。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把机构改革中精简下来的编制优先用于加强基层一线力量,用好用足“编制周转池”,累计为乡镇(街道)核增事业编制611个。充实基层领导职数,为102个乡镇(街道)核增副科级事业机构306个、行政和事业副科级领导职数394个。人员力量向基层集聚。利用乡镇(街道)事业编制公开招聘了956名大学生到村(社区)任职,全市每个村(社区)至少配备了1名大学生。按照就近就便、职住兼顾原则,统一组织选聘社区工作者、村(社区)专职网格员,同时全面落实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四长”网格包联管理责任体系,确保网格始终有人办事、有人服务。党员干部向基层下沉。坚持平时帮建、应急支援,推动全市585家机关单位党组织共2万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下沉网格、服务群众。开展“窗口服务进网格”活动,推动民政、城管、供水、供电等民生部门2.9万名专业网格员和民生服务事项下沉网格,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常驻基础薄弱、治理难度较大的社区开展帮建,助力社区补齐短板弱项,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四、出实招、鼓干劲,激发基层干事热情
持续建机制、抓培养、强保障,有效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动能。健全机制发挥作用。推行“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完善事项闭环处置机制,明确解决群众诉求的主体是市、县(区)职能部门,为基层干部直接对接职能部门“撑腰鼓劲”,避免“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确保基层真发现问题、职能部门真解决问题。系统培养提升能力。大力实施“全科社工”培养工程,设立市级网格学院,成立10个区级网格学校,制作原创教学视频,采取“线上+线下”、“集中+日常”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初任必训、专题培训、全员轮训,有效提升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综合素质。完善保障激发干劲。全面建立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专职网格员“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基本保险”薪酬体系,推动工资收入持续增长。畅通基层干部晋升通道,让基层干部有干头、有盼头。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