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政绩观问题,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提出,要加强正确政绩观教育,从思想深处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好政绩”的问题,筑牢防范“政绩冲动症”的堤坝。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持续深化教育培训、强化实践导向,引导党员干部拧紧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总开关”。
一、突出党性教育,夯实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根基本源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赤峰市始终把学思想、强党性作为重中之重,常态化开展思想淬炼和政治历练,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解决好政绩观问题。一是以牢记嘱托推进立根铸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开展“重走总书记考察路教学实践”行动,引导党员干部感悟思想伟力,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二是以常学常悟推进固本培元。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引导党员干部通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读书班、研讨交流等方式,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重要论述,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以严格纪律推进正本清源。深化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组织党员干部反复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编印《党员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选》,选派纪检业务骨干分层分级开展专题辅导,通过以案说纪、以案示警,引导党员干部切实把正确政绩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强化专业赋能,提高践行正确政绩观的能力本领
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既是思想认识问题,也是能力本领问题,既需要政治上绝对过硬,也需要有真才实学。赤峰市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新时代干部能力持续提升工程,帮助党员干部加强专业训练,确保德配其位、才配其位。一是创新机制提升“为政之能”。实施“五大任务”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个专项培训计划,探索“党委政府点题、组织部门拟题、业务部门领题、培训机构答题”工作机制,加强案例式“模拟训练”、实战式“仿真训练”、推演式“创新训练”,引导党员干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践行正确政绩观。二是大抓基层补齐“施政之短”。开展“送理论、提能力、促担当”基层干部实战能力提升行动,从市委党校和市直部门单位选派34名骨干力量,组成送教下基层“流动党校讲师团”,深入各旗县区和苏木乡镇开展专题培训,帮助基层一线党员干部更新知识结构、补齐能力弱项。三是打造品牌增强“勤政之要”。创办“赤峰干部大讲堂”,注重让有经验、会方法的人来教,让具体负责工作的人来学,实现所教即所需、所学即所用。
三、深耕一线实践,厚植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宗旨情怀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赤峰市坚持重心下移,引导党员干部从一线火热实践中汲取养分,树牢推动高质量发展、矢志造福群众的政绩观。一是转身份把准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转身份、走流程、优服务”活动,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联系服务重点项目,提供从立项到验收全流程指导帮办服务。二是强引领团结凝聚群众。常态长效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制定出台常态化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意见,建立“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等工作机制,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农村牧区发放“惠民幸福账单”80余万份,帮群众算好改革红利账、政策补贴账、生活改善账。三是减负担提升服务效能。深入推进为基层减负,在镇村两级探索推行“三减三优”(减标牌、优职能,减事项、优服务,减窗口、优队伍)减负赋能改革,组建工作服务队和网格暖心小分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信访代办、就业咨询、救助帮扶等服务,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强化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价值导向。
四、树立鲜明导向,激励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实干担当
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就会倡导什么样的政绩观。赤峰市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事业为上,把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绩实效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该用的及时用、该调的坚决果断调,引导党员干部紧紧围绕“补短板、解难题、促发展”创实绩、出政绩。一是让实绩突出者有舞台、受褒奖。健全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探索蹲点式、点穴式等“一线考察”法,切实把实绩突出的干部精准识别使用起来。建立“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表彰、提拔使用、监督管理、典型引领的完整闭环工作机制,连续两年评选命名践行正确政绩观、实绩突出的“担当作为好干部”,其中符合条件的得到提拔、进一步使用和晋升职级。二是让敢闯敢干者卸包袱、放宽心。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正确看待干部履职中出现的失误,制定党员领导干部抓高质量发展“负面清单”和“免责清单”,及时澄清失实举报,充分释放了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鲜明信号。三是让政绩观错位者让位置、受警醒。出台《协同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建立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信访等多部门信息共享、定期会商、核实研判工作机制,对政绩观不端正、不担当不作为、不适宜不胜任的,果断进行组织调整,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按客观规律办事,脚踏实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