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增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历史主动

赵纪萍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来源:《党建研究》2024年第12期

  “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的理论命题,并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三次全会上对其科学内涵以及实践要求作了系统阐释,为新时代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一创新理论的提出,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忧患意识、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深刻认识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价值意蕴、科学内涵以及实践要求,对于新时代坚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历史自信、增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历史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价值意蕴

  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新时代新征程实现党的使命任务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是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实现党的使命任务的政治保障。一个政党在不同的历史坐标下面临着不同的使命任务,能否实现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是衡量一个政党存在意义的重要尺度。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面临新的使命任务,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这一使命任务,我们党面临极其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承担极为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确保党的中心任务胜利完成,加强党的建设是根本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下大决心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根本所在,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在长期和平环境中,有些党员干部走着走着就忘了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理想信念、初心使命抛到脑后,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有的安于现状、贪图享受,不担当不作为,有的甚至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这种状态同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格格不入,是我们党必须克服的重大危险。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就是要与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各种因素作斗争,从保持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做起,确保党在整体上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在坚守党的根本性质上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把握历史主动。

  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确保党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经过长期奋斗、流血牺牲获得的。党的执政地位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在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违背初心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时有发生,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针对这些伴随党长期执政而积累起来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经验和规律的基础上,着眼党的事业长远大计,要求全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提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确保党长期执政奠定坚实基础。

  二、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用“六个如何始终”,即“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对大党独有难题的内涵作了系统阐释。以“六个如何始终”概括大党独有难题的科学内涵,既指出问题所在,也指明了努力方向,彰显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引领辩证统一的管党治党理念,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破解之道。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涵,也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科学方法论。“六个如何始终”基于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焦点问题,从信仰信念维度、团结统一维度、硬性实力维度、精神气质维度、自我革命维度和党风党纪维度系统阐释“大党独有难题”的科学内涵,是新的历史坐标下对党如何实现长期执政、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系统化、靶向性思考。概括来说,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就是在“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的条件下回答如何依靠党自身的力量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问题。

  坚持目标引领,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不竭动力。目标引领决定事业的发展方向。“六个如何始终”不仅剖析问题所在,而且有着明确的内嵌目标,使得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成为我们党的一种自觉行为。具体而言,“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指向解决精神懈怠难题;“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指向解决保持团结统一难题;“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指向提升执政能力难题;“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指向解决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难题。从根本上来看,“六个如何始终”指向的是同一个目标,即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进而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主攻方向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践要“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主攻方向”,凸显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党独有难题归根到底要靠大党自身的力量来解决,要靠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来破解。

  善用政治优势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围绕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要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坚决纠正一切损害人民利益的错误观念、腐败行为和不良风气,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经常深入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真心拜人民为师,诚心向人民学习,虚心向人民求教,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善用制度优势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制度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离不开制度的保证和支撑。新时代是党的历史上制度成果最丰硕、制度笼子扎得最严密、制度执行最严格的时期。党中央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方位、立体式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形成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党的组织法规、领导法规、自身建设法规、监督保障法规为支撑的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实现落实党的领导有制可循、从严管党治党有规可依。与此同时,我们党在长期自我革命实践中形成了层次明晰、结构严谨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使自我革命各项工作不断规范化、制度化,为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主攻方向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坚强制度保障。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实践中,要深刻认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不断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在制度轨道上不断深化。

  善用组织优势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作为超大规模的中国共产党,受到党员人数多、居住分散、流动性强的影响,在组织上具有天然张力。为上下贯通、组织有力,必须持续构建符合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的严密组织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实践中,要更加注重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不断提升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使中国共产党在达到很大规模的情况下能够持续保持生机活力,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作者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