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谱写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王文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来源:《党建研究》2025年第2期

  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是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2024年10月,在首批国家级经开区设立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国家级经开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商务部门和国家级经开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国家级经开区面临的新形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打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当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区,争做区域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者,努力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不断开创国家级经开区工作新局面。

  一、深刻把握国家级经开区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指出,40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创新,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国家级经开区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是完善开放平台布局,有力推动了外向型经济发展。40年来,国家级经开区在党的领导下,坚守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牢牢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开发开放平台,有力推动我国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级经开区由1984年设立之初的14家增长到目前的232家,不断向内陆城市扩展延伸,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有进有出、动态优化,对地方开放和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2013—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6%,进出口总额增长90%,年均增长率分别达7.5%和6.7%。目前,国家级经开区共有外资企业3万多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约9.9万家。

  二是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有力增强了产业链供应链优势。40年来,国家级经开区积极推进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吸引集聚了一大批创新主体入驻发展,为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培育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东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已形成规模庞大、分工明确、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产业集聚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国家级经开区拥有超过6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万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和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年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中工业增加值占比达60%,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三是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40年来,国家级经开区主动适应绿色发展要求,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推动产业不断向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充分运用国际展会等平台,不断深化绿色园区、绿色技术等方面交流合作。目前,已有45家国家级经开区开展建设并获批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8家国家级经开区获批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占我国全部获批和开展建设园区的55%。

  四是创新优化管理体制,有力提升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40年来,国家级经开区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搭建了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探索出“管委会+公司”、“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等制度创新成果,建立起市场化、专业化的选人用人机制、运营管理机制、招商引资机制,体制机制活力不断释放。目前,约60%的国家级经开区内设机构数量不超过10个,能够为区内企业提供全流程、高质量、便捷化的政务服务。

  五是推进东中西部合作共建,有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40年来,国家级经开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积极开展东中西部国家级经开区之间项目对接、产业协作和园区合作共建,推动了一批核心配套项目落户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通过干部挂职、人才支持、资金物资援助等方式,对口帮扶新疆、西藏和边(跨)境经济合作区。据统计,国家级经开区年度企业数量增长率超过2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300万,有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二、切实担当新时代新征程国家级经开区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国家级经开区的新使命新任务。国家级经开区要提高站位、找准定位,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努力在完成新使命新任务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国家级经开区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保证。国家级经开区要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经开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坚定政治立场,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握好新任务新要求,对内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外深度参与国际产业体系分工合作、服务对外开放大局,努力发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持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国家级经开区承担着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上先行先试的重要任务。要突出经济管理服务职能,进一步厘清国家级经开区与区直部门、平台公司以及属地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推动政企分开,建立权责清晰、规范高效的现代开发区管理制度。要优化国家级经开区人、财、物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式,优化审批流程,构建扁平化管理体系,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度,为区内企业办事创业提供更大便利。要不断创新自身组织结构形式,健全灵活高效的开发区管理体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三是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目前,全国有超过30个自贸试验区片区和60余家综合保税区位于国家级经开区管辖范围内,具有开放平台叠加的政策优势。国家级经开区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推进制度型开放方面开展更多试点。要着力扩大引资规模、提升引资质量,培育外贸外资新动能,强化稳外贸稳外资的主阵地作用。要在集聚外贸外资企业基础上,深化国际合作,用好高素质招商人才队伍和丰富的招商经验,在全球范围内高效引入优质资本、关键资源、先进技术、拔尖人才等要素。有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还要更好地依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导产业走出去、合理有序布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国际合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培育开放发展新动能,助力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四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国家级经开区要从制造业是立国之本的战略高度,加快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打造数字产业、未来产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走在前列、多作贡献。要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推动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要充分发挥在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的积极作用,争取布局更多产业创新平台,鼓励科研机构在国家级经开区设立产学研基地、中试平台等,吸引更多带动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区内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三、积极为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并作出重大部署。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建设需要统筹协调中央有关部门和各地的力量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把握好新任务和新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努力为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一是推动完善政策体系,助力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研究出台国家级经开区支持政策,聚焦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同时,加强横向协作、纵向联动,推动部门、地方出台配套政策,完善“1+N+X”政策支撑体系并抓好落实,推动支持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为国家级经开区深层次改革、坚持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是推动外贸体制改革,助力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深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支持国家级经开区不断优化外资结构,稳步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做好高水平招商引资工作。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发挥应用场景丰富优势,在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先行先试,积极参与制度创新和压力测试。推动有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加快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球集散分拨中心,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支持有序布局海外流通设施,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格局,努力把国家级经开区建设成为地方外商投资和产业集聚发展的示范区与对外经贸合作的新亮点。

  三是推动深化国际合作,助力打造开放发展新模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充分发挥国家级经开区作为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和产业集聚区的制度优势、产业优势,推动建设发展国际合作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高质量“一带一路”建设,引导国家级经开区不断创新提升、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依托开发区对话500强、产业转移对接会等“投资中国”品牌活动,引导优势产业与外部要素资源有效对接,推动外资企业“在中国、为世界”。

  四是推动东中西部合作共建,助力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深化东中西部产业协作”。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深化东中西部国家级经开区之间的结对帮扶和合作共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合作,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承接,促进新兴产业在中西部地区落地崛起,助力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以东带西、以南促北,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五是推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助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和部门业务指导责任,支持国家级经开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升法治化、国际化管理水平,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构建经开区内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党组织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党员干部理论武装,着力建设适应国家级经开区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积极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国家级经开区发展道路。

(作者为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